留言:加书求书
繁体版 简体版
顶点小说 > 历史架空 > 亮剑之军工系统 > 第1464章 反坦克导弹

第1464章 反坦克导弹(1/2)

第1464章 反坦克导弹

王学新给总部打了一个详细的报告,总部的回复是“胜败乃兵家常事,这次事出有因,我军虽败犹荣!”。

王学新想的倒不是败与不败的问题,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一千五百余名战士的牺牲,还有他们的家人和孩子。

虽说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败,但具体到每一名战士就没法说得这么轻松了。

不过王学新也知道自己不能陷在其中,指挥官忌讳感情用事,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更大的失误造成更大的伤亡。

王学新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客观的分析了下这场战斗,他认为这场战斗的关键在于“虎式”。

“飞燕”战机虽然暂时与八路军的“拉5”持平,但八路军在防空系统的加持下依旧能占据上风。

“虎式”就不一样了,八路军的所有装备都对它无可奈何。

火箭筒?

打侧面或后部还差不多,正面几乎不可能击穿。

但鬼子又怎么会让八路军火箭筒射手在这两位置发射?

“谢尔曼”坦克?

八路军装备的“谢尔曼”是初期型,装的是穿甲能力不足的75MM短管加农炮。

然而,经验不足的鹰酱军方根据这个陆军中将的报告,最终舍弃了76MM坦克炮选择75MM短管加农炮。

用火箭战机打“虎式”?

如果连M30榴弹炮都无法给“虎式”造成太大的损伤,火箭弹也就无可奈何了!

“是吗?”斯金奈高兴的回答:“太棒了团长同志,我们正在为它的实战测试发愁呢,您需要我们去哪?”

这想法要是放在现代肯定是极其愚蠢的,坦克应该作为一个机动作战单位能跑多快就跑多快,在战场上利用机动性灵活作战。

现在就不一样了……

前者可以在500米距离击穿116MM装甲……如果是这种炮,就有与“虎式”一战的能力了。

这还得归功于鹰酱战斗经验不足……鹰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没有多少参战经验,二战就更不用说了,因此他们从上到下包括军械局的科研人员都不确定坦克的定位。

不过稍加思考王学新就明白了:这或许与鬼子战略方向的转变有关。

两者虽然只差了一毫米,但穿甲能力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。

因此才出现多伦县火车站那一幕:敌我之间只有短短几十米的距离,炮手凭感觉都能瞄准,但打出的穿甲弹却无法击穿目标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