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言:加书求书
繁体版 简体版
顶点小说 > 历史架空 > 明末:草根皇帝 > 第297章 士气如虹丰收的喜悦

第297章 士气如虹丰收的喜悦(1/2)

第297章

“我喜欢这样的景色!”

张皇后望着眼前的景色,欣喜地道:“我也喜欢,这是我最见最美的风景!”

张皇后是河南开封府,她一生出宫的机会不多,如果不是这一次跟着周皇后来到辽东,她已经算是将近十五年没有离开过北京了。

当然,就是在北京城可以离开紫禁城,她也没有机会像现在这样看着无边地际的谷穗,静看落日的晚霞,看着数百上千人一起忙碌的干活。

周皇后看着张皇后开心的样子,淡淡地笑道:“皇嫂,我也喜欢这样的景色,我更希望整个大明,到处都是这样的景色,这样的谷穗可以长满黄河两岸,这样就不会有饥荒,老百姓也不用逃难了!再也不用卖儿卖女了。”

“只是非常可惜……”

张皇后望着周皇后不解的道:“程卿是万历二十四年生人,天启元年的时候,他应该二十四岁了……我不明白,他为什么没有受到重用!”

“若非登莱巡抚收了程卿八千两银子,程卿恐怕连登州卫左千户都当不上,如何能受到重用?”

周皇后叹了口气道:“那个庸官、奸臣都该杀!”

张皇后望着周皇后道:“能不能把程卿调到北直隶担任总督?”

北直隶总督,大明自然是没有这个官职,大明很多官职都是新设的,在张皇后看来,应该把北直隶、河南、山西、陕西最穷的四個省交给程世杰管理。

当然,这张皇后有些天真了,她知道程世杰根本就不可能成为直隶总督,因为程世杰不是进士,不是翰林,也没有进过六部,担任辽东总督还可以,因为辽东自大明开国以来,都不属两京十三省,而是独特的卫所体系,属于边州。

周皇后也感觉非常遗憾:“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,祖宗之法不可违!”

位于谷子地不远处,就是一片翠绿的红薯地,几名小孩子趁着大人们不注意,悄悄跑到红薯地里挖红薯,不多时,就挖了十几颗硕大的红薯。

这几名孩子将割下来的谷秸秆,就地挖了一个火塘,然后将谷秸秆放进去,点火,随着谷秸秆熊熊燃烧起来,这些带着泥土的红薯,慢慢熟了。

几名成年人发现几个孩子在后面玩火,他们吓坏了,要知道现在为止,收获的谷子不到三分之一,如果让一把火烧了,他们倾家荡产也赔不起。

“啪啪啪……”

大人的教育就是简单粗暴,几个孩子被他们的各自的大人薅着耳朵薅走了,当然,这个火塘也被用土扑灭了。

张皇后看着这一幕,有些熟悉,也有些感慨。

看着火塘的火似乎没有完全扑灭,还升生缕缕青烟,她正想过去扑灭火,却有人捷足先登了。

程世杰其实一早就看到几个坏小子挖红薯,直接烧红薯,这一幕也勾起了程世杰儿时的记忆,结果倒好,果然是同样的记忆,同样的味道。

特别是几个孩子被家长揍一顿,薅着耳朵薅走了,程世杰指着火塘笑道:“卧子,快点,咱们吃好吃的!”

程世杰三步并作两步,来到火塘前,拿起短刀,将谷秸秆上面的泥土拨开,随着空气的渗入,原本几乎熄灭的火焰,又开始迅速燃烧起来。

不多时,红薯甜腻的香味扑鼻而来。

周皇后看着程世杰仿佛一个孩子一样,愉快地吃着红薯。

陈子龙其实不太喜欢吃红薯,因为红薯偶然吃还行,吃多了容易胃酸,不过现在他早就感觉到饥饿了,也不顾形象的吃起红薯。

周皇后和张皇后走向程世杰和陈子龙,周皇后身边的几名宦官,开始迅速从大车上取下布幔,搭建了一座硕大的帐篷。

周皇后和张皇后进入帐篷,程世杰和陈子龙只好过来见礼。

周皇后望着陈子龙和程世杰道:“程卿,陈卿,新谷虽然不错,可惜,大明太大,全天下了也不可能都种上谷子,而且我们也不能光吃谷子,还得吃小麦、大米,而大明的小麦和大米产量都很低……你们有没有办法?”

“这个?”

陈子龙和众农学专家培育的交杂谷子,只是在程世杰给的技术资料上培育出来的,事实上说他们是培育,不算太正确,他们只是按照资料,复原了这种杂交谷子。

陈子龙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张皇后的问题。

程世杰却淡淡的笑道:“这是好事,正所谓一通百通,谷子可以杂交,麦子也可以杂交,水稻同样可以杂交,无非是花时间研究,有时间和钱,就可以研究出产量高,耐干旱的新种子!”

张皇后道:“这个育种……恐怕不容易吧?”

“肯定是不容易!”

程世杰淡淡地笑道:“当年小日子因为自身的地理气候问题,身高一直很矮小,整个民族都是个“矮人族”,非常自卑。加之文明开化较晚,智力各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缺陷。小日子的地方很狭小,多数小日子人近亲结婚,导致出现好多白痴、傻子、智障一大堆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人,很是让人头疼,所以小日子人就自发成规模开始通过借种来改变本身的劣等基因。”

张皇后其实也听说过这个事情,《清波杂志》记载:“倭国一舟漂泊在宋境上,一行凡三二十人。妇女悉被发,遇中州(中国)人至,择端丽者以荐寝,名“渡种”。”

“那他们成功了吗?”

“可以说成功了,也可以说没有成功!”

程世杰道:“小日子的平民阶层是没有机会渡种的,所以,他们还是老样子,只有贵族或武士阶层,有一部分是成功改善了矮小的基因!不得不说,小日子这个民族非常坚韧,他们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来改善人种,麦和稻与人种一样,我们最多花几年时间就可以完成抗旱和抗寒的小麦,还有高产水稻!”

陈子龙眼睛里已经放出光彩,农家四贤,他的老师徐光启有了一个名额,现在他改良了谷种,青史留名是肯定的,将来弄不好还会取得更高的成就。

“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的产量怎么样?”

张皇后迫切的问道。

“产量肯定会很高!”

程世杰道:“我们已经做过实验,哪怕用现在的麦种,在精心种植,充足施肥、及时灌溉的情况下,也有五六百斤的产量,如果粮种得到改善,那么未来亩产千斤不成问题……”

周皇后惊讶地道:“这……这么高产!?我的天,两亩田就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了啊!”

“当然这只是精种的产量,如果推广开来的话得打个很大的折扣,但小麦亩产六百斤到八百斤是没问题的,水稻亩产八百到一千斤也是小意思。”

张皇后开心地道:“这样的产量,农民做梦都会笑醒的!”

程世杰笑道:“确实会笑醒……”

正在说话间,有人骑着战马朝这边跑了过来,打老远就叫:“紧急军情,紧急军情。”

程世杰听到这个声音,顿时感觉有些不好了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