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言:加书求书
繁体版 简体版
顶点小说 > 科幻小说 > 年代文家庭食物链顶端[空间] > 第 58 章(草垛)

第 58 章(草垛)(1/2)

那四人倒台后, 甄大哥的事就得到了解决,现在已经回学校教书了,但是不知道副校长还有没有的干。

无论如何, 甄二嫂都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,能回去教书拿点钱过日子,就算安稳了。

焦蕙兰如今是缝纫的好手, 给家里几个孩子都做了不少衣服,加上甄臻买的那些,全村孩子的衣服加起来都比不上她家孩子衣服多。

孩子长得快,衣服没等穿就小了,甄臻就想送一点给甄二嫂家的小孙子。

王玲1月份时生了个男孩子, 甄臻送了猪蹄和红糖过去,就跟甄二嫂说了这事,叮嘱她一定来家里拿。

甄二嫂也是知道她的, 眼光刁又爱给孩子花钱, 每次看到大丫她都直感叹。

这才多大的孩子, 就给做那么多好衣服, 用的还都是好料子,大人都没这么花钱的。

她就觉得孟家孩子的衣服好,哪怕是旧衣服也高兴, 再说这两头穿人旧衣服太正常了,农村人都说孩子要穿百家衣才好养活呢。

甄臻就把整理好的衣服都拿给她, 装了整整一大包, 夏装、睡衣、棉衣、毛衣都有,还都是半新的, 有些衣服甚至连洗过的痕迹都没有,可比市面上的衣服洋气多了。

甄二嫂很高兴, “太多了,家里孩子都穿不完了。”

“也没多少,有两身是蕙兰新做的。”甄臻道。

甄二嫂这次来也觉得焦蕙兰变化很大,听说焦蕙兰在做衣服,她早就想帮焦蕙兰宣传宣传了,以前碍于甄二哥的身份,不敢跟人说这种事,如今甄二哥平反了,她也能给焦蕙兰带点生意了。

“帮我谢谢蕙兰,要是没有你们,我们都不知道这两年怎么过的。”

她这小姑子真是没少接济他们,去年还给他们送过几袋米,虽说以前甄二哥也经常照顾这个妹妹,可这年头懂的感恩的人真是少之又少。

去年张翠花做咸菜,甄臻也挖了点野生的雪里蕻,切了萝卜叫她帮忙腌了黑咸菜。

张翠花做咸菜和辣酱的手艺不错,甄臻就夹了点出来放在罐子里,让甄二嫂带回去吃。

甄二嫂也没拒绝,笑道:“回头把罐子给你送来。”

甄二嫂过年时就给她送了些煎饼过来,说是她找人烙的,那煎饼味道不错,亲戚来往没别的,就是吃吃喝喝,你家有好东西给我一点,我家有送点给你,来来往往的,人情味不就有了吗?

甄二嫂刚走,孟招弟和程素就拿着书过来了。

微风徐徐,春光之下,两个女孩沉浸于对知识的探讨中,神色从容却执着,有种令人心动的美。

“婶奶奶,我们有道题不会,程素说选C,但我认为应该选B。”孟招弟说。

这是一道英文语法题,甄臻上初中时经常做,也是印象深刻,看一眼就给她们讲解了一下。

程素抿了抿唇,“招弟进步很大,我再不努力就要被她赶上了。”

“胡说八道,明明你比我强很多,还说自己不努力。咱们下地干活休息时,你都拿着书啃,这种精神让我自愧不如。”

孟招弟很有危机感,她本来就比程素落后很多,哪怕很努力也只能跟程素持平,想要超越真是太难了。

这俩人之间的竞争一直是良性的,甄臻也乐于看着她们携手进步,她笑道:

“以后要是有机会考大学,你们的对手是全国的初高中生,是被压抑了很多年,却一直没有考大学机会的人。你们应该知道被困在黑暗之中的人,一旦窥测到天光,是多么可怕,跟这群人竞争,你们的压力可不小。”

可能是因为甄臻经常说高考的事,孟招弟和程素都觉得高考一定会恢复的。

听完甄臻的话,俩人更有危机感了。

孟招弟回去时还从这边拿了几截没用完的蜡烛,甄臻叮嘱她要注意眼睛,也就没说别的了。

今年不仅是甄臻没怎么去黑市,赵美兰和她男人也保守了不少。

他俩本来还想偷偷干的,结果她男人掐指一算,这位甄大姐已经好久没去县城找他们了。

以甄大姐的做事风格,估计是听到了什么风声。

俩人瞎琢磨,决定先观望着,等甄大姐重出江湖再一起干。

这些事,甄臻是不知道的,她纯粹是懒了一阵子。

她现在手头也有不少钱了,公账上有一万三不提,自己的小金库里也有个两三千了,更别提金镯子、簪子、瓷碗之类的古董了。

这年头钱看着不多,但挺耐用的,几千块钱够她活十几年了。

如今也没有商品房的概念,想大批量买房收租是不行的,否则她肯定会把所有钱都换成房子,靠收租养老。

五月份孟丽就托人带消息来了,说她生了个6斤8两的女孩,母女平安。

孟大嫂不是一般高兴,早早就帮着做喜蛋了。

她这闺女婚事上让人不省心,好在二婚后就一路顺畅,想儿子来了两个儿子,想女儿就来女儿,如今两儿一女,夫妻俩事业都在往上走。

年初蒋东平也升了工资,还有曹家父母帮着看孩子,这日子过得不比谁好?

如今孟大嫂都不把老周家看在眼里了,也就偶尔得意道:

“他老周家骗了人供销社的女孩嫁过去,可是有什么用?儿子不能生,儿媳再厉害也不能凭空生出个孩子来。”

“好着呢,我还总嫌她肚子小,没想到生出来的孩子不算瘦。”

孟大嫂也是老思想,觉得产妇养胖点孩子才能有肉,她总叫孟丽好好补补,孟丽一直没听,到生产也才一百二十多斤,实在是过于苗条了。

孟大嫂总担心她这一胎不顺利,生出来的孩子不好养活。

其实孟丽也是听了甄臻的话,她两胎离得太近了,虽然年轻,可对身体而言是个不小的负担。

甄臻就叫她别把自己吃太胖,瘦一点好恢复,激素什么也不至于乱掉。

孟丽没别的优点,可就是听话,谁比她过得好她就愿意听人家的。

她婶子别的不说,这身材这长相这皮肤那真是没得挑。

上次婶子去县城看她,她同事还说,这婶子怕是从大城市来的,农村怎么养的出这样的人。

孟丽生大宝二宝后,按照她婶子说的方法,混合喂养,产妇和宝宝都没受太大罪,孩子照样养的奶胖奶胖的。

没给孩子睡扁头,这孩子的五官果真比其他孩子立体些,人也看着机灵。

不像睡扁头的孩子,总有些憨厚面相。

孟丽就觉得她婶子果然是过来人,比她娘和两个嫂子都厉害,再加上曹家姐姐打电话过来时也认同了她婶子的观念,说大城市的产妇都不会养太胖,吃太胖孩子不好生意。

孟丽就坚定不移地按她婶子说的,少吃面食少喝玉米稀饭,粗粮和肉可以吃,但不能太油腻,夏天西瓜要少吃,苹果橘子就可以吃点了。

不过这年头食品没有后世丰富,也就做不到那么严格了。

甄臻去看孟丽时就觉得她做的挺不错的,生完就恢复到以前的身材了,没有任何减肥的负担,孩子也不瘦。

“生了闺女,总算如意了。”甄臻笑着抱起孩子,“这孩子像蒋东平,皮肤白,鼻梁也高,下巴和嘴唇就像你了,神态也是像蒋东平的。”

孟丽也觉得闺女贴心,很喜欢这刚生的小东西,“她爹可得意了,觉得闺女跟自己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,俩儿子都不香了。”

蒋东平叫她说的一笑,“婶子都说像我的,你可别不服气。”

孟丽嗤了一声,“那还不是我生的好,说到底都是我的功劳。”

“对对对,都是你厉害,要不是你我还在打光棍呢,哪能生了两儿一女,真是感谢你孟女士嫁给我。”蒋东平笑道。

满屋子的人都笑了,孟大嫂别提多开心了,这年头哪有男人这样疼孩子疼老婆的,蒋东平这女婿真是不错的,人品好工作又稳定,父母也没太大负担。

起先孟大嫂还纠结,怕蒋东平他娘真是精神病,接触久了才晓得,人家不过是怕生而已。

孟大嫂庆幸当初听了老二媳妇的话,不然孟丽也过不上这样的好日子。

曹家父母一直忙前忙后的,让孟大嫂很感动,她拉着曹家妈妈的手说:

“多亏了有你们,要不是遇到你们,这三个孩子还不知道怎么带。”

曹母也是个很朴素的女人,不然也不能把儿子带那么好,可惜就是带的太好了,早早因公殉职了。

“不瞒你说,前几年我们老俩口真想随儿子去了,也是跟大宝二宝有缘,带了这俩个孩子后,我们老俩口心情都好多了,感觉日子也有奔头了。”

孟大嫂听她说她儿子的事,直擦眼泪,“你们都是大好人,以后叫大宝二宝给你们养老,他们要是敢不孝顺,我第一个不答应。”

曹母憨厚地笑着,她跟男人说起过这事,自己的孩子都有不孝顺的,更何况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呢?虽说认了干爷爷干奶奶,可他们压根没想过要任何回报。

老俩口都有国家养老,每个月到手的钱可不少,厂里还时不时来慰问老领导,钱肯定是够用的了。

闺女家又过得好,女儿女婿工资加起来一个月两百块,女儿公婆更是不得了,都是建国初期的老干部,每人每个月津贴都是一百多。

一家四口拿工资,七七八八加起来有五六百,相当不错了。

他们要补贴给外孙外孙女,闺女都是不要的,实在看不上他们那点钱。

会帮扶孟丽纯粹就是缘分,就是喜欢大宝二宝,养这俩个孩子让他们开心,这就够了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