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言:加书求书
繁体版 简体版
顶点小说 > 历史架空 > 棺材铺家的小娘子 > 第三百四十一章

第三百四十一章(2/2)

就譬如眼下,白慕青长这么大,可从来没人和她说过,生不生孩子这事儿,只看她自己的想法就成,这是不是太大胆了些。

“阿嫂,我自是想要个像正正,或是欢欢喜喜一样可爱的孩子的,可是听说妇人生产时痛得很,如同在鬼门关走过一遭一般。”

闻言沈鹿竹宽慰道:“即使如此,那便不急,顺其自然变好,你只管开开心心过日子,想当初我和褚义也是成亲了好些年才有了正正的,你和阿礼成亲日子还短,好生相处才是正事儿。”

白慕青若有所思地点着头,她原本确实是不急的,只不过被她阿娘一催,便有些慌了心神,褚礼也曾和她说过不急的话,如今又得了沈鹿竹的开解,顿时松了口气,想着那便顺其自然好了。

进了三月,天气回暖土地开化,县城四处划定的其他墓地,也纷纷开始动工,赶在这档口,县城里赶着迁坟的也愈发多了起来,褚家的一众买卖,在这个年后,都红火得不行,那架势甚至有直逼四节时火爆程度的节奏。

忘忧山作为此次迁坟行动的起因,自是所有地点里的重中之重,不到端午节的时候,便已经完成了整座山上坟墓的迁移,这中间没发生过任何恶性事件,和不好的传闻,压在辛县令心头的一块大石,总算是被稳稳地移开了。

也就是这段日子,褚义和沈鹿竹把全部的心力,都放在了这些墓地的建设和服务设施的完善上。

围绕着这几处墓地,又新建了好几处,集合了纸钱、棺材、纸扎、丧葬服务的大铺面,几乎包揽了从去世到出殡送葬,再到日后各种祭祀节日的全部生意。

铺面一家接一家的开,就连几处作坊也是一扩再扩,褚记也一跃成为了行安县,甚至是整个宁川府最大的做丧葬买卖的铺面。.

当初跟着褚义和沈鹿竹一路相互扶持走来的那些人家,赵成、褚平、蒋家,如今都成了村里人口中羡慕不来的对象。

沈鹿竹至今还记得当初她是为何想要做纸钱买卖的,为了能叫褚义过上舒心、悠闲的日子,是以好不容易等到县城里的六处墓地,和各处铺子作坊都能各自顺利经营后,小两口反倒激流勇退,在褚家东院当起了“甩手掌柜”。

沈鹿竹在自家的每处买卖上,都设立了两名管事,一人管账,一人管经营,两者相互制约,而她和褚义便只需每月听取这些管事的汇报,在重大的事项上做些决断便可。

小夫妻俩闲散了下来,便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陪着家里人,这里面最高兴的就要属正正了。

鉴于褚谂小朋友对木工、建筑一类事物持久的兴趣和天赋,小两口便开始利用私塾的业余时间,陪着他看各种难懂的专业书籍,在宁川府的各处名胜古迹,去观摩浏览。

这些活动里,正正最喜欢的居然是跑去正在建设别院的忘忧山,盯着那些工人们打地基、修房梁,兴趣盎然地一看就是一天。

年终,辛县令在行安县的第三个任期迎来了一个完美的句点,鉴于在任期间,连续破获了好几起诸如假银票案一般的大案,及时妥帖地带领全县人民度过了几十年难遇的雪灾,最重要的是,将晋北王修建别院一事儿完美地融合在了修建墓地一事儿中,创新性地推出了官商协作管理墓地的模式。

种种功绩,让辛县令在这次任期结束的时候,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结果,他高升了,升到了宁川府,做了知府身边的辅佐官员同知。

伴随着辛县令的升迁,县衙里许多官员都做了官职的重新调动,和褚家关系最为紧密的,便是邓南治,他在市令这个职位上做了一年后,被提拔成了新任县丞,当真是应了他当初的话,何愁没有出头之日呢。

这一年,褚家的买卖越发红火,沈松节的中药批发生意随着和商队的合作越发紧密,逐渐打开了南方几郡的市场。

正正对建筑上的造诣越发高深,薛长山和赵香秀的长子出生了,白慕青也在深秋时节被把出了喜脉。

又是隆冬时节,眼看着离春节越来越近了,家里的婆子们早早便将年货准备上了,褚义和沈鹿竹依偎在堂屋门前,看着院子里的那棵柿子树,不由得有些感慨。

“长山和香秀如今都是当了爹娘的人了,我还记得当初长山那孩子来家里的时候,还是个倔强的小孩子呢,这一晃咱们都是阿爷,阿奶辈的人了。”

“是啊,可咱们阿竹还是和当初一般。”

褚义含笑地看着靠在自己肩头的妻子,眼前却是十几年前,他初次去到河西村的沈家院子的场景,他站在沈家屋前,被少女满脸的笑意闪了眼。

之后这十几年,乃至一辈子,眼里心里便都只剩下那个有着甜津津的笑容,声音软糯,像是渍了糖的甜桃子一般的姑娘。

「到此,褚义和沈鹿竹的故事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,感谢大家的喜爱、批评和鼓励,我们下个故事见!」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没有了 加入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