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言:加书求书
繁体版 简体版
顶点小说 > 历史架空 > 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 > 第564章 但是我们造反强

第564章 但是我们造反强(1/2)

第564章但是我们造反强

刘备是第一次发现自己三弟也算是被这个乱世给耽误了。

若是放在后世,说不得也能搞搞文赋,试着当一当那后世所说的什么幻想文学的著书人之类。

说说张角若是在那南宋说不得也算英雄逢时喊一声“请南宋赴死”博得千古赞叹。

或是猜测那曹贼与这两宋士大夫斗法不知能鹿死谁手。

但在这里就只能闲聊胡扯一番,然后慢慢等待今年的伐曹之战。

打断两人聊天扯屁的是孔明悠长的叹息。

于是张飞立马变换了目标,相当殷勤的凑到孔明身边灵活利落的给孔明捏着胳膊道:

“军师可是懂了?”

张飞品不出太多意思,但对后世常常挂在嘴边的人好奇得很,兼之那沁园春雪的雄浑豪壮之意堪称铁骑并发,只用了半瞬便将他彻底征服,故而如今又见此人的另一文赋,自是想听听究竟何意。

“懂了一些。”

追前朝显贵以定法统之言,李世民虽略有牢骚但也觉得大家都是如此也没什么好批判的。

当然要笑,笑这宋君臣不自知,笑这事他早就有所猜测知晓。

“只是……”

甚至如此看来,可以说自己的那番君民舟水之论也不知高到哪里去了。

“上阕三两言语,却将千年记史说得清楚明白。”

……

但要再说与那科技农学算学等等相关之事,则来来回回便是那几本书的记载。

“这宋还重文治,还多读书人,可笑竟连民为贵君为轻这简单六字都读不明白!”

但眼前这名为读史但让李世民看来实则定史的辞赋读来,其中毫不遮掩的认陈胜吴广之流乃真风流定法统,也是让他完全没想到。

“就如那后世此前所斥陈宝光妻之事。”

说到这里孔明也万分纠结:

“那文尾的六字尚且不说,这首句的人猿相揖别又是何意?”

“均贫富,等贵贱,分官僚地主之田财,而使赋税无差。”

“青只记冶铜铁制刀弓,相争留血事,而少言百姓诸事。”

与此相照应,倒也难怪后世对那王小波钟相等评价颇高了。

甚至就连他的这番被后世赞叹的见识与其相比都要落了下乘。

李唐追祖李暠李广以及老子李耳之事此前被这闻莽笑话过,故而李世民对此事也要更加敏感一些。

李世民脱了鞋子很没风度的坐在榻上,此刻放声大笑。

“我等为人之始,与那猢狲猿猴又有何干系?”

随即也不待张飞发问,孔明便是长长的吁叹:

“既为读史,那说的便是青史。”

厅内众人也俱是一路看着光幕过来的,故而很快便理解了过来。

从后辈所说便也能知晓,说起来王侯征战事,多得是详尽记载。

毕竟那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即便是现在读之,震耳之感亦顿生。

虽言民为贵,但民究竟为谁在历朝历代都有不少的商榷余地。

他李世民虽称水能载舟亦可覆舟,但此前怒亦会骂人黔首田舍翁。

此时自省起来,也难免思绪纷飞,头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后世常说的时代之隔。

虽同为夏民,但那后世与他们这般王侯将相之朝确实完完全全不同。

“五帝三皇神圣事,骗了。。。”

李世民悠然低诵,却旋即住口,只是侧过头去与皇后低声笑道:

“我等这子孙后代,当真了不得也!”

帝后窃窃私言,那边文武也多兴奋难掩。

“以史为镜知兴替,以人为镜明得知,以这南宋为镜,则见昏君危殆之盛也。”

魏征也叹,本以为若论为君之昏聩亡国难有出炀帝之右者,但如今看来还是真真保守了一些。

贞观君臣本就对诗词文赋相当熟悉,兼之此前看后世所说盛唐事捎带了解了不少唐诗,但此刻看这《读史》所觉又完全不同。

“先读沁园春,再读此赋,几有岁月飞逝之感。”

“虽诵读起来不如那李白壮诗上口,但若论着眼之高度,读尽前朝史也未有近者。”

房玄龄对这辞赋堪称是爱不释手,读过之后仔细揣摩了一番反倒又有颇多不解:

“只是这辞赋较之此前要晦涩许多。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