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言:加书求书
繁体版 简体版
顶点小说 > 历史架空 > 农女超旺夫,盲眼夫君成太子 > 第441章 西北王殿下遇刺

第441章 西北王殿下遇刺(1/2)

“林之绪!”唐林急了,站起身来,想跟他理论一番,又盯着他这张俊俏浓丽的脸,联想到十几年前,先太子谢昭唯一的骨血,在猪窝里跟畜生争食吃打滚的样子,满肚子争辩的话是一句也说不出来了。

“你不批拉倒!”

唐林怒道:“那我去找周阁老去,他可是病着呢,要他给你送过来,我看你还往哪里躲懒,你还批不批!”

“周阁老是我老师!”林之绪仿佛脸皮不存在,又靠了回去,“他让我干活,我自然不能躲懒,但你……面子不够……”

唐林气竭,临走扔下一句。

“你……!你就懒吧,你就!”

勤政殿里香炉余烟袅袅,三省六部重要官员全忙碌在这一块,所有人几乎都在为大宴朝这一场浩劫,付出心里,竭心尽力地辛劳。

西北王殿下总算是在忙碌中得到一会喘息之机。

他与皇帝睡的矮炕,只有不过半张桌子的距离,数九寒天,勤政殿就算燃着暖炉,一阵阵寒气也随着门扉开关窜了进来。

林之绪拽了拽腿上的羊毛摊子,拉倒腰际,在不大的摇椅上卷缩了起来,许是太累了,他半眯着眼睛的时候,还嘟囔了句,“吏部那个烂账,批了这个升迁,另外就得有别人找上门,烦人得很,这破东西,谁爱沾手谁沾手……”

风雪染高堂,不知何时起,皇城之上又飘起了雪花。

原本躺在炕上熟睡的皇帝谢明睿蓦地睁开眼皮,不错眼珠地盯着距离自己甚近的年轻人。

谢明绪长的好,一张脸俊俏得连女人都羡慕,还有他学贯古今的六元才名,便是满大宴前后几百年都找不出这样的人物。

整个勤政殿的人都在每日每夜地忙碌着。

所有人的眼下都是乌青一片,但好像只有谢明绪不是,他就先像是个不知道累的机器,让风雨飘摇之中的大宴所有人以他为中心。

年轻的尚且没有那么健壮的肩膀担负起了大宴江山摇摇欲坠的一切。

这一刻,谢明睿是有些羡慕的。

羡慕他年轻健康的体魄,羡慕他,只是个富贵的亲王,不用天大的事都落下来,不像他这当皇帝的连躲都没地方躲。

他谢明睿是皇帝,对天下对朝臣,政绩做对了是实属应当,做错了就要担负天下百姓的骂名,甚至史书上昏庸的名声要流传千古。

精神意识沉重的时候,谢明睿悠悠叹气,若是他的父亲当初没有贪恋权利,只是个有钱有闲的闲散王爷,他现如今会不会也如堂弟谢明绪一般,每日悠闲得只剩下靠修补古书来打发时间。

沙漏里的时间,一刻一刻地走。

可惜人的想法,是永远不会固定的。

可能上一刻想吃的东西,下一秒入喉,就觉得厌恶,难吃。

还没到半个时辰过去,段游去而复返,轻轻叫醒了还没睡着多一会的西北王殿下。

京城附近的粮商都安排在顺天府衙,就等着西北王殿下驾临。

林之绪掀开摊子连片刻都未曾停留,直接推开门,任由外面烈烈寒风浸染满身,从而消失在忙碌不休的勤政殿里面。

谢明睿缓缓站起身,抬手挥开了要过来伺候的老太监福安。

谢明绪,他当真是全为了大宴江山,就为了皇室那点没人在意的责任,连自己的王妃都推到杀人不眨眼的战场上吗?

谢明睿此刻忍不住用自己狭小的心胸,推己及人,若是他是谢明绪,他当真能做到,挽大厦之将倾,扶高楼于危澜吗?

滞留在京城的粮商大宴各地都有,有西南闽粤之地,也有江南鱼米之乡,这些人半月前被朝廷征集到了京城,先是被户部搜刮走所有京城周围的存粮。

到后来,户部、兵部顺天府的大人们,整日地围着他们身边,除了要粮还是要粮。

现如今连一品亲王西北王殿下,都亲自出面来找他们要粮。

“殿下,不是我们有粮食不给朝廷出力!”以为姓童的粮商,率先开口,“实在是,这些年耕地都有数,产出的粮食,就那么多,我们已经出无可出,就差把家里老幼吃饭的粮食拿出来了!”

“是啊!”另一位徐姓的江南粮商也说:“我们不是不知道朝廷的难处,只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!”

“殿下,朝廷把我们扣留在这里,不让走!便是留上一年,两年,我们除了在京城吃干饭,逼我们也再拿不出半粒粮食!”

林之绪淡然地捧着茶碗,一下有又一下地瞥着茶叶沫子,听着满屋子粮商倒苦水。

听了能有大半个时辰。

他才冷淡地开口,“徐杰,江浙两地买卖粮食二十余年,徐家商号自有庄子三十五个,良田三万多亩,刘思明,闽粤粮商,自有庄子二十个,水田五万亩……”

屋子里顿时鸦雀无声。

一个个听着西北王殿下数着自己的家产,顿时冷汗直流。

段游更是飞快诧异抬头,看着从进屋开始便不显山不流水的西北王殿下。

“家国大事,说白了就是一笔笔的账目,一笔笔的数字!”林之绪淡声道:“诸位的生意经也是一样,从战事爆发以来,推诿的说辞本王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!”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