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言:加书求书
繁体版 简体版
顶点小说 > 历史架空 > 大秦:秦始皇能听到我的心声 > 第445章 宣李肇上朝

第445章 宣李肇上朝(1/2)

长安乡出产粮食,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。最先的时候,百姓认为长安乡的粮食亩产之所以那么高,靠的是良种,于是个个抢购良种,开始亩产的确很高,粮食一下子充裕了起来。

但后来慢慢发现,随着每一季良种的播种下去,产量越来越低,到最后竟产量稀少,比不上原始的粮种。

当时的李基农也发现了这点,便向李肇建议扩大生产,并且不再向外出售第一批良种,为的是让长安乡独利。

能赚钱,李肇自然不会放过,遂同意叔父建议,大肆从商店里购买第一手良种,然后扩大生产,皇帝所赐之地用完后,他们还以租赁形式向外租赁。

经过这些年发展,长安乡及周边成为了一大粮仓,几乎和巴蜀之地可以媲美。

可见长安乡粮食产量之高。

正是因为如此,遂,长安乡的粮食市场几乎霸占了整个咸阳,也就是说咸阳的口粮皆掌握在长安乡的手里。

自然,当时皇帝也是发现这点的,他不能让李肇一家托大,便让巴蜀粮食入驻咸阳,即使如此,巴蜀之地粮食也无法和长安乡抗衡,李肇却没有将之打压的意思,让之维持在一个平衡的度上。

为了粮食在六国之地占领市场,李肇还让高富贵在各处租赁田地种粮,到目前为止已经占领很大分量。

而且这个趋势在不断扩大,原因无他,便是长安乡良种产量高,在同样投入的情况下,长安乡占据巨大优势,巴蜀之地甚至其他地方粮区想和之竞争那就显得捉襟见袖了。

这就是良种的优势。

这不,当李肇让管家停止所有商业活动后,坊市上的粮食迅速减少,自然粮价开始飙升,一些粮商看到粮价每日都在上涨,谁还出售手中的粮,要么高价出售,要么囤积,这更加让坊市上出现粮食的短缺,粮价飙升得更快。

才导致民怨四起。

治粟内史刚说完,却有一人站了出来,正是掌京畿警卫的中尉,中尉本和粮价没有直接关系,他却要禀言,着实令大家奇怪。

“公子,切不可让李肇出手,据臣查得,此次祸乱咸阳的正是李肇。”

此话出,满场寂静,皆竖起耳朵看中尉是如何说的。

李肇祸乱咸阳,貌似谈不上,因为李肇人在那里都不知道,又如何祸乱,就算祸乱也得有个动静呀!

“臣秘密调查所知,其暗中让商行停止粮食供给,导致坊市粮食欠缺,才有商贾屯粮,他是罪魁祸首,臣建议立刻擒下李肇,没收商行,咸阳危机自然能化解。”

哦!

胡亥听之,眼前一亮,没收商行?这个建议好啊!现时的商行已经成为了大秦的巨无霸,谁得之,谁就能稳固天下,他可是皇储,将来要稳固皇位,就得靠庞大财力,而如得到商行,何愁不稳固?

这个建议显然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。

而且他也很恨李肇,当初要不是李肇从中作梗,他又怎会和赵高窜通在一起篡改遗诏,又怎会被父皇责罚,幽禁宫中不得自由呢?

幽禁这些时日里,他受够了折磨,而对李肇的恨也日渐加深。

而且助他夺嫡成功的那人说李肇必须要除掉,此刻看来,机会到了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