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言:加书求书
繁体版 简体版
顶点小说 > 历史架空 > 明末:草根皇帝 > 第275没点手段可不行

第275没点手段可不行(1/2)

第275章

“臣妾想带着带上慈烺,前往辽东,在辽东待一段时间,即可跟程大将军学一学治理地方,处理政事,顺便看看辽东周边的风土人情,对慈烺大有好处,总强过天天被关在深宫中,日复一日的读那些千年前留下来的文章。”

在崇祯皇帝将傅宗龙的想法告诉周皇后的时候,周皇后第一反应并不是反对,而是支持,程世杰在面圣的时候,曾经跟崇祯皇帝在讨论经济的时候,这让她的记忆非常深刻。

平心而论,崇祯皇帝少年继承大宝,本身也非常努力,为了处理国事,在诸多大家教导下学习,可是,崇祯再怎么努力,国事非但不见好转,反而日渐艰难。

在崇祯皇帝询问程世杰,他为什么可以在辽东打开局面的时候,程世杰告诉崇祯皇帝他都是被逼的,军田太少他就想方设法去修水渠打灌井,将原本不适合耕种的荒地变成良田;比如说,他会按照时令变化采取轮作,一年种上多种作物,充份将土地利用起来;比如说,他会想办法多养一些牲畜,积累粪肥,增加土地的肥力,而不是一味的拼地力。

程世杰想得多,看得书多,懂得也就多了。崇祯皇帝非常惊讶,他也看了很多书,可是书里就没有程世杰所说的这些。程世杰当时就告诉崇祯皇帝,因为教你读书的人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书呆子,他们不知道老百姓过得有多惨,更不知道一碗饭,一碗面条得经过多艰难的劳作才能吃到嘴里,当然,他们也不屑去知道,他们脑子里只有那所谓的圣人之道。

周皇后就将程世杰的话记在了心里:“身为皇帝,要懂得识人之明,用人之能,育人之道,驾人之术,这些圣人文章是没有办法教你的,只会告诉你,要亲贤臣,远小人。可问题是什么是小人?什么是贤臣,这个界线在哪里?”

崇祯皇帝当时就被程世杰给问懵了。

崇祯皇帝问程世杰,他什么可以治理好辽东,程世杰告诉崇祯皇帝,作为领导,要懂得

要懂基本的理财之道,至少得看得懂

身为一方大吏,你得知道如何选拔自己最需要的人才,并跟他们相互信任,同舟共济。

身为一方大吏,懂一点统筹指挥,一个地方一旦发生了天灾,该调拨多少人手钱粮进行赈灾,并将这些东西用到实处。

还有当时一些醉言,这都是非常离经叛道的话:“什么天子只要修身养性,恭廉自俭,自会风调雨顺,天下太平,更是屁话中的屁话,身为一国之君就得黑心肝厚脸皮!那些开创了太平盛世的皇帝,就没有一个是靠读这些圣人文章读出来的!”

周皇后回想起崇祯皇帝刚登基时被东林党众君子玩弄于股掌之中,不知轻重免掉商税茶税矿税,国势一落千丈时的狼狈,她深有同感,她认为太子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靠读这些千年前的文章过日子了,必须跟在有能力的人身边学一些实际的本事,免得登基之后又像崇祯那样两眼一抹黑,被人家当猴子耍!

对于周皇后要前往辽东的事情,崇祯皇帝却有些迟疑起来:“皇后和太子一起,若是前往辽东,只怕……”

不等崇祯皇帝说完,周皇后笑道:“当年若无建文皇帝削藩,太宗皇帝会不会起兵靖难?”?

“不会,太宗皇帝当年并没有造反的想法!”

“那么,太宗皇帝为何要起兵靖难?”

周皇后接着道:“若是建文皇帝不削藩,太宗皇帝就算想造反,他也不会成功,毕竟建文皇帝当初占据着大义!”

崇祯皇帝明白周皇后的意思,建文帝削藩是在诸藩王无过的情况下强行削藩,削藩的过程中逼死王叔,出于自保和兔死狐悲感觉,让所有的地方诸王和皇帝成为对立面,太宗皇帝造反造反,诸王袖手旁观,建文能力低下,战略和战术上都存在巨大疏漏,使建文帝削藩功亏一篑。

崇祯皇帝现在也明白了周皇后的真正意思,现在国事如同烈火烹油,稍为不慎,后果不堪设想,可问题是,程世杰在无过的情况下,如果朝廷还想以莫须有的罪名处理程世杰,天下各镇总兵,肯定就会想当时的诸侯藩王一样,站在朝廷对立面,哪怕不站在朝廷的对立面,也会袖手旁观。

说不定,程世杰也会起兵清君侧,那样的话,后果不堪设想。

事实上,在削藩的问题是,建文帝出发点是没错的,哪怕太子朱标不死,朱标正常继位,他也会削藩,从建文帝角度来说,建文帝的削藩之举是并非势在必行,是急功近利下而导致了最后的失败,建文帝削藩手段,方法并不高明,甚至有些愚蠢。

如果现在自己着手对付程世杰,那就是比建文帝更蠢了。

更何况,程世杰就算想造反,他也没有大义,而且现在的程世杰已经位极人臣,他若是真想造反,应该学习王莽,赚名贤名。

可是,程世杰呢?

与天下士绅针锋相对,得罪人无数,在攻打郑芝龙这個海盗的时候,弹劾他的人就一大片,在镇压张献忠的时候,同样受到了士绅的弹劾。

黄州知府许文岐短短一个月前后上了两道奏折,弹劾程世杰,其一,就是程世杰在黄州府派兵强抢三千余名女子,逼他们与宁海军士兵婚配,无数百姓,告到知府衙门,黄州府无法解决此事,需要朝廷出面处理。

第二道奏折,则是程世杰在黄州与民争利,致使黄州数万百姓,家破人亡,哭声震天。许文岐这个知府的奏折,甚至还有黄州府三百多名士绅联名。

崇祯皇帝隐隐有些明白,程世杰现在并没有反意。

如果他真反了,肯定会与士绅搞好关系,现在的程世杰,非常有钱,虽然他经常会向崇祯皇帝哭穷,可事实上,崇祯皇帝也知道程世杰有钱。

可问题是,明明程世杰花点小钱,就可以收买一大批人为他摇旗呐喊,为他歌功颂德,然而,程世杰却没有这么做。

很显然,程世杰是用这种方式来向崇祯皇帝表明,他没有反心。

周皇后看到丈夫年轻轻轻就长出了丝丝银发,她挺心酸的,认为当皇帝就该像程世杰那样开开心心,轻轻松松便处理好了国家大事,像这样日夜操劳,累得吐血,国事却越来越坏,皇帝当着还有什么滋味?

位于赤壁山的八角楼,已经建好了,这座角楼位于于赤壁山伸入长江的最边缘,八角楼建得又高又陡,共计八丈九尺,最顶层立柱加顶、四壁透空,一座油灯大如铁锅,三股子粗如婴儿手臂的灯芯同样点燃,拿琉璃罩遮着挡风,远远望去,明亮恰如围拢屋角楼上又悬起一轮明月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